fbpx
Home 生活札記其他分享 【人生如戲系列-3】不會坐公車的媽寶

【人生如戲系列-3】不會坐公車的媽寶

by Mary Liao

有人不會坐公車??這怎麼可能!這跟我第一次聽說有人不會騎腳踏車時,同樣感到不可思議。住在鄉下地方不會坐公車很正常,因為沒有這個需求(或者說公車根本不符合需求)。而住在台北時,捷運跟公車這麼方便,所以也不需要會騎腳踏車或摩托車。

不同地方成長的人,會有不同的特性。這也是一種城鄉差距吧~

在公車總站旁長大的小孩

觀音在海邊,所以是桃園客運的終點站。既然是總站,那就是所有的公車你都看得到。只要看到想要坐的公車,等開車時間到了就直接排隊上車即可。

上高中以前,我離開觀音的次數屈指可數。坐公車對我來說,是非常稀少的經驗。觀音到中壢的公車班次很少,有時候一個小時才有一班車,非常不方便。

我們出門不是去親戚家(吃喜酒或過年拜年),就是去中壢(全家一起出門看電影,印象中在小學時有三次看成龍的電影)。所以都是坐父親開的車。

因為觀音沒有甚麼娛樂設施或是逛街買東西的地方,我僅有的幾次跟媽媽出門的經驗,都是過年前去中壢買新衣服。這是我媽個人的傳統,過年一定要穿新衣服,所以我們每年都會去中壢逛一次街。但因為公車的停靠站數很多,車程要坐10-50分鐘,我每次下車都是吐得七暈八素。

坐公車的經驗實在非常不美妙。

高中開學第一天不會坐公車  手沒舉起來

考上公立的楊梅高中,非常的開心。雖然它是桃園四所公立高中的第四名,但至少是公立的(我後來才知道我的兩個妹妹、兩個妹妹都是念私立的高職)。

開學要上課的第一天,查到我家斜對面,走路不到100公尺的地方就有公車站牌,不用特別走到桃園客運觀音公車總站搭車(雖然我家到公車總站的距離也只有300公尺)。

非常興奮的在公車站牌等公車,然後……就沒有然後了。我不知道在公車站牌等公車,是需要舉手讓公車司機知道有人要搭車。我就眼睜睜的看著公車在我眼前開過去~

我當時傻眼了,回家跟我媽說我沒搭到公車。因為下一班公車很晚,如果要坐下班公車,我一定會遲到。(我超級無敵討厭遲到,有一種時間控管強迫症。通常跟別人約定的時間,我一定都會提早抵達。)

後來我媽開車載我到楊梅高中上課,為了不搭公車,我就申請學校住宿,高一開始住宿生活。

坐公車的挫折

高中住在外面,偶而還是會有坐公車的機會。但因為我總是無法辨別坐公車的方向,常會坐錯公車。因為個性宅,不喜歡開口。所以都是坐錯車後,就默默下車,再到另一個方向坐車。

有時候還會坐錯公車回家,有一次在中壢看到公車上顯示【觀音-中壢】的車,我就上車了。結果突然轉彎到我不認識的路,我就趕緊下車(觀音到中壢的路,轉彎很少,尤其是新坡那裏,幾乎是直直一條路到觀音,所以它突然轉彎,讓我很驚嚇)。下車打公用電話給家裡,讓我媽來新坡載我回家。(我後來才知道原來同樣是【觀音-中壢】,但中間會經過不同的地方,有草漯、新坡,所以行進路線雖然不同,但終點站是一樣的。)

媽寶的我,高中時參加愛心社,有一次假日要幫一個育幼院的牆壁做油漆彩繪。因為要去地方在楊梅,但我爸媽都沒空(他們常常都沒空,因為要養五個小孩真的要非常拼命賺錢)。後來我媽幫我叫了計程車,讓我可以順利抵達。

搭公車的經驗,都令我非常緊張,所以直到今日我都還是很少坐公車(除非逼不得已)。

到台北考試 寧願走路不坐公車

我第一次到台北,是為了高中聯考。我父親載我到台北,因為考試有兩天,就找了一個住在大道路的親戚家借住一晚。

考試第一天,親戚幫我叫了計程車到考場。我發現考試的地方在忠孝東路上,幾乎都沒有轉彎。考完試之後,因為擔心坐錯公車,我就從忠孝東路二段還是三段的考場,走路回到忠孝東路五段的親戚家。至少有五、六公里的路吧,等我回到親戚家,他們還以為我路上出了甚麼事。至今想起來,我為了不搭公車,寧願走路,也蠻佩服自己的~

時代進步 搭公車也進步了

科技的進步,讓坐公車都讓人不再卻步。因為之前車子撞毀,暫時沒有交通工具的我,只好開始坐公車的生活。下載公車的APP,或是上網看雲端公車,就有公車的出發時間,還有預計到站的時間。雖然下車還是要按鈴,但比以前真是方便太多了。

多認識一項交通工具,就像多學會一門語言一樣,可以開啟不同的地圖,發現不同的風景。

願所有人都能持續保持學習的心態,接觸不同的工具,讓生命充滿無限可能^^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