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PT出現後,學英文還有用嗎? 時代的變遷讓許多東西都不一樣了,曾經佔據台灣外語學習一片市場的地球村美日語,全盛時期有67間分校,2025年5月卻傳出債務問題,接連倒閉。想跟大家分享我與英文的故事。
英文初接觸-小學六年級
現在的小孩可能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接觸英文。在我那個只有錄音帶、還沒有網路的時代,學英文卻不是那麼方便。
我開始接觸英文是在小學六年級,我家旁邊的天主堂神父開了KK音標班,不記得是我爸媽要我去學,還是我自己想去念的。
只記得上國中一年級的時候,我看著課本的KK音標,就能念出英文發音。而同班同學的英文課本,出現了各種注音符號去標註英文單字的念法。
英文名字Mary的由來
國中英文老師上課時說,客家人學英文有優勢,因為有些發音,客家人比較容易念出來。所以我國中的英文跟同學比起來還算不錯。
我的英文名字Mary,是國一的老師取的。老師取名的方式非常簡單,從英文課本出現的女生名字順序,對照座號排序。第一個女生叫Su、第二個女生叫Mary,而我是女生排名第二個,所以就叫Mary。
第一次開口說英文 – 地球村美日語
國中英文念了三年,其實都是紙上談兵,完全沒有開口跟外國人說過話。直到我高中畢業去地球村美日語學語言,繳一年學費可以學兩種語言,當時還有外籍老師上課。我一有空檔就去上課,想要把學費賺回本。
第一次上外籍英文老師的課時,我幾乎都不敢開口,說話坑坑巴巴。因為是平日,人數都很少,只有兩三隻小貓,小班制的結果就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跟老師對話。地球村美語偏實用性,所以對談非常多。
上了幾次課之後,我發現外籍老師也是人啊(廢話,當然是人類,只是我以前覺得外國人跟外星人差不多,是不同的物種)。所以我就慢慢放下緊張,逐漸開始敢開口說英文了。
陰錯陽差 考上英文系
我因為戀愛腦關係,所以等男朋友當兵回來才念大學(這又是一段很長的故事,會另外再寫一篇)。等男友當兵的時候,我在地球村學英文跟日文。其實我對日文比較有興趣,因為想要看懂日本漫畫。只是我去上日文課之後,老師明白告訴我,漫畫書中出現的多是流行用語,在地球村學可能無法看懂漫畫。
但我填大學志願時最想念的是日文系,但因為一個學校只填一個科系,分數差一點就差一個學校。我就順便把英文系也填上了,不小心因為英數加分而考上了東吳英國文學系。後來我去念大學之後,東吳日文很厲害,所以大學四年都很認真在學習阿。而東吳的英文系玩樂比較多,也比較適合我的個性,這也算是冥冥中注定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東吳英國文學系
既然念了英文系,理所當然會取英文名字。但是取名字也是一個很傷腦經的事情,我就直接拿國中老師取的名字來用。我還把各本字典的Mary都查了一遍,發現大多的解釋都是受苦受難的女性,不然就是會講到聖母瑪麗亞。只有一本我終於查到不同的意思-海的女兒。
我出生在桃園的觀音海邊,當地最著名的甘泉寺是供奉觀世音普薩。因為爺爺是廟祝,所以我從小就在廟裡打轉。我一直都覺得我是神明眷顧的女兒。所以我覺得Mary這個名字也不錯,就一直使用到現在了。
我念的是英國文學系,顧名思義是念國外的文學作品,外籍老師不多,很多課程也都是中文授課,只是我們讀的書是原文書。所以我大學四年英文並沒有學得很好,但外國小說卻看得不少。
英文讓我踏入公關的門檻
大三的暑假,有電影社社員介紹我去世貿展的Fedex攤位,這是我念英文系的優勢,大家想要找會英文的人去打工,而英文是我進入外商公關公司的敲門磚。
在外商公關公司,當然會用到英文,但是口說的時候也不多,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紙上作業。辦活動或記者會,要面對記者是台灣人,當然也不會用到英文。頂多是聽客戶簡報或是跟總公司mail聯繫時,需要英文能力。
念英文的好處-方便查找國外網站資料
另一件事情讓我使用到大量英文,是查找資料。在我的行銷公關時期,為了撰寫客戶的新聞資料,常常需要查找國外的相關資料,這時英文能力的重要性才顯現出來。(但現在直接給GPT或是其他AI工具整理摘要即可)
小朋友三歲時,我恰巧得知Waldorf(華德福教育),想要知道華德福到底有何優缺點,我查找了許多國外資料,發現這個教育是我想要的,它的缺點當然網路上也有,我綜合評估之後,發現是我想要的,就決定把小孩從大陸帶回台灣念書。
英文 – 口語溝通的工具
華德福家長有不少外國爸爸,所以偶而遇到也是會用到英文口說。
我這輩子用得最多英文口語,是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青木工坊當DIY老師。傳藝中心很多外籍遊客、華僑、或是父母一方是外國人一方是台灣人,小朋友的中文能力較弱。所以我需要用到英文,太久沒講,很生疏。所以在家聽英文演講,減少英文的陌生感。現在就不會覺得講得很卡了。
GPT對學語言的衝擊
分享了英文佔據我人生的大部分故事。我卻有一個不愛背英文單字的女兒,本來國中一年級我還有要求她,也想盡辦法讓她對英文產生興趣,但成效不彰。
但自從GPT出現後,我發現科技的進步超乎想像。也許再過5-10年,當她長大成人的時候,已經有同步口譯設備的耳機,或是其他更方便的工具,能讓大家各種語言交流無障礙。
所以我覺得會活用AI工具,比死背單字還重要,也就不再強求她了。
當然英文對我的人生還是產生很大的影響,也許未來有一天我會到國外生活。但是我覺得死背書,不如會運用工具。父母還是不要太過擔心孩子們的未來~
期待我能活到各國語言都能同步的時代,也很期待^^
其他相關參考文章: